地图 - 大澳 (Tai O)

大澳 (Tai O)
大澳(Tai O)位於香港新界大嶼山西部,是香港現存最著名的一條漁村,村落部分位處大澳島上.

大澳一條水道向西、北岔開,大澳島正位處分岔口之上. 大澳地形獨特,大部分位處河岸,靠兩道步行橋將兩岸連接. 大澳面向南中國海的西和北面是港珠澳大橋的跨境高速公路及海底隧道,而大澳東北面不遠處是香港國際機場.

現在大澳附近的考古學遺址——鹽田遺址,可上溯至石器時代,但固定而可稽考的人類部落則只有三個世紀的歷史. 一些不可能證實的傳聞如下:一、大澳是許多走私和海盜行動的基地;二、涌口能夠防禦暴風雨;三、這裏有一處隱藏的地方. 在附近,分流有一道要塞早建於1729年,用以保衛珠江上的航運. 現時,走私鎗械、煙葉或毒品,以至偷運人蛇進出中國大陸這些非法行動.

宋朝時期,大澳鹽業開始發展.

16世紀佛朗機人(即葡萄牙人)抵達中國南部沿海,建立葡佔屯門,葡萄牙王國曾佔領大澳一帶興建補給據點,後在屯門一帶被明朝軍隊擊退,史稱屯門海戰. 當時的據點被居民稱為番鬼塘(番鬼為粵語,指西洋人),一直留存至今.

清朝初期,為了截斷鄭成功的補給而實施遷界. 復界後30年即1699年才興建了楊侯廟. 1713年修建了天后廟,1741年修建關帝廟.

英國人來港時,大澳稱作蜑家村. 國共內戰及戰後,大澳成為從中國大陸逃難的非法移民的首要落腳點.

近年大澳的漁業日漸式微,村民單靠捕魚難以維持生計,於是轉而從事海產加工,大澳亦以此聞名. 區內只剩下一所公立學校辦學,大多數青年成年後都會離開大澳工作或求學.

大澳棚屋連綿,但歷來遭政府取締. 1980年拆了首批一涌棚屋,1993年再宣佈將清拆全部棚屋. 回歸後,董建華政府提出拆棚屋建大馬式渡假村,遭居民和輿論反對,至2002年才決定保留棚屋、鹽田.

2000年7月2日,大澳棚屋遭四級火災,沙仔面90多間棚屋幾乎化灰,對漁區而言,是一場大災難. 有關方面致力恢復大澳的舊觀. 現存的大多是臨時營房和破爛的棚屋. 
地图 - 大澳 (Tai O)
地图
Google地球 - 地图 - 大澳
Google地球
Microsoft Bing - 地图 - 大澳
Microsoft Bing
诺基亚 - 地图 - 大澳
诺基亚
開放街圖 - 地图 - 大澳
開放街圖
地图 - 大澳 - Esri.WorldImagery
Esri.WorldImagery
地图 - 大澳 - Esri.WorldStreetMap
Esri.WorldStreetMap
地图 - 大澳 - OpenStreetMap.Mapnik
OpenStreetMap.Mapnik
地图 - 大澳 - OpenStreetMap.HOT
OpenStreetMap.HOT
地图 - 大澳 - OpenTopoMap
OpenTopoMap
地图 - 大澳 - CartoDB.Positron
CartoDB.Positron
地图 - 大澳 - CartoDB.Voyager
CartoDB.Voyager
地图 - 大澳 - OpenMapSurfer.Roads
OpenMapSurfer.Roads
地图 - 大澳 - Esri.WorldTopoMap
Esri.WorldTopoMap
地图 - 大澳 - Stamen.TonerLite
Stamen.TonerLite
国家 - 香港


通貨 / Language  
ISO 通貨 規約符號 有效数字
HKD 港元 (Hong Kong dollar) $ 2
鄰里社區 - 国家